活动汇聚了郑州餐饮界的领军人物、行业专家、头部媒体代表,共同探讨“智能机器人”如何重构餐饮行业生态,见证智能厨房在中原大地的 中国餐饮业正经历阵痛期:人力成本以年均12%增速攀升,厨师流动率超30%,出品合格率不足75%。 在客单价持续下探的消费寒冬中,这场活动汇聚了河南餐饮界的40多位重量级嘉宾: 有须水邓记叫化鸡、解家河南菜、特味村集团、苏园、疱丁堂宋厨娘、槐店王婆大虾、关虎屯老味米线、宋风雅宴、食欲老院子、成都芙蓉巷名小吃、野樱桃贵州菜、小秦川砂锅、古越舫杭帮菜、粗粮小馆、原叶行动、米知味、磨豆厂、三厂烩羊肉、仲和晓院、广顺兴猪肚鸡、李想大虾、杨掌柜辣椒炒肉、永和铂爵国际酒店、西子家宴、杭味观、金元甲、萧记烩面、山间晓厨、西关味、因味疆来、金鹿鸣餐饮、南城十里信阳菜、hug拥抱咖啡等品牌餐饮的掌舵人。 还有河南日报、顶端新闻、中国消费报、天天美食、大河网、大河财立方、光说郑事、美食权说、大河报等河南主流媒体的朋友们,共同见证这场行业思想盛会。 活动开始,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邓胜利在致辞中就直指行业痛点:“人力成本攀升、标准化难度高、人才储备不足,已成为制约餐饮发展的三大挑战。” 他强调,协会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传统餐饮的深度融合,优特智厨体验中心的落地,正是郑州餐饮向标准化、智能化、品牌化迈进的关键一步。 作为国内智能烹饪领域的先行者,优特智厨凭借30余年技术积淀,已服务小菜园、醉得意、超意兴、外婆家、乡村基等多家上市公司和知名品牌餐饮集团。 优特的产品副总张烜在现场分享中引用数据了一组数据: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餐饮营业额同比下滑近30%,但菜市场消费仅微增5.3%,“这25%的差额并非消费消失,而是客单价压缩的警示。” 他提出,餐饮人需回归“好吃、实惠、快捷、健康”这四大本质,在客单价持续下探的消费环境中,那些敢于运用智能技术重构成本、突破标准化瓶颈的企业,将成为新周期里的“闷声赢家”。 智能炒菜机的优点很明显,通过智能温控、智能调料、智能菜谱等技术,一人操控多台设备,有效节约人力成本,还能精准实现厨师口中的“少许”“适量”等克重。 针对“其是否将终结厨师时代”的争议,张烜表示,未来灶头会被部分取代,比如土豆丝、番茄炒蛋等这些基础工序类菜品;而像解家的南湾鱼、宋风雅宴的非遗汴京烤鸭等这类体现技艺精湛的菜品,仍需人工把控,这是人机协同新生态的体现。 张烜透露,目前,优特智厨的设备已在部分知名连锁快餐企业实现单店人力成本降低40%,菜品标准化率达到98%的实战成绩。 解家河南菜创始人解忠杰坦言:“连锁化进程中,人力短缺与出品波动是最大瓶颈。机器人带来的标准化,让我们看到规模化复制的可行性。” 特味村集团创始人韩跃军表示,餐饮行业需要高质量发展,也需要新的工具来支撑,机器人终究会走向我们的生活,“作为从业几十年的老兵,主动拥抱科技才能不被淘汰。” 新生代餐饮人同样感触颇深。Hug咖啡、顺德发仔蒸排骨创始人韩伟称:“入行方知人力成本重压,智能厨房就像智能汽车一样,是必然选择。” 河南日报、资深媒体人瓦尔特从消费趋势角度分析:“当前客单价下行倒逼餐饮业效率革命,智能设备不仅是工具升级,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”。他预测,随着优特智厨等头部企业的市场教育,未来智厨才是方向。 好食记创始人素素则援引五一数据指出,全国有3.14亿人出去旅游,人均花费375元,虽然比2019年人均600多块钱少了一些,但人的消费欲望没有下降。中国的消费肯定反弹。 “就像江南春前两天发的一个视频说的,所有的成功都是趋势性的成功,餐饮就是拼极致效率的”。她表示,餐饮机器人未来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,优特智厨在国内机器人市场占据70%份额,看准时代的趋势才能成功。 走进优特智厨郑州体验中心,四台炒菜机器人处于待机中,工作人员边介绍边操作。 只见设备自动投放食材、搅拌、翻炒、投放调料,菜品全程明档操作,三五分钟后,辣椒炒肉、腌笋腊肉、手撕包菜、番茄炒蛋等多种接连出餐。 杭味观创始人高歆宾品尝后高赞:“锅气足、味道不错”;其他餐饮人也表示:“几乎吃不出与人工炒制的区别,这对快餐、团餐场景极具吸引力。” 当AI技术照进厨房,智能科技正在重塑餐饮行业的基因。优特智厨郑州体验中心的落地,不仅为中原餐饮提供了转型升级的“工具箱”,更点燃了行业拥抱创新的热情。 效率与匠心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,而是推动中国餐饮走向全球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的双翼。 |